搜索

资讯 代糖市场“战事”正浓,当家“花旦”赤藓糖醇却疑似致敏?

2021-12-29 发布 食评方 食评方

“食品饮料少了油、盐、糖,还能带给我们多少欢愉?”

尤其在饮品行业,“无糖”概念可谓是正当红。而作为“无糖”概念风靡的“大功臣”——赤藓糖醇,也逐渐从上游原料端端向产品消费端普及。
 
目前,整个饮品市场对“0糖”产品可谓是“众星捧月”,不仅导致无糖饮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也带动了赤藓糖醇的快速增长。但随着消费人群持续扩大,以赤藓糖醇为代糖的产品也迎来了新的考验: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反应,疑似因为饮用了含赤藓糖醇的产品后,有过敏反应。
 
代糖领域的“当家花旦”
 
相比木糖醇、山梨糖醇等甜味剂,赤藓糖醇进入国内的时间要晚得多。
 
国内赤藓糖醇工业化生产起于2004年,保龄宝公司是国内最早开始赤藓糖醇工业化的企业。但在2015年之前,全球的赤藓糖醇主要集中在几家企业手中,随后国内本土企业开始快速崛起,并逐渐成为国内最大的赤藓糖醇生产企业。
 
2007年6月19日,我国原卫生部公告正式批准赤藓糖醇作为甜味剂应用于口香糖、固体饮料、调制乳等食品中。而早在1999年6月,国际食品添加剂专家委员会(JECFA)就批准赤藓糖醇作为食用甜味剂,且无需规定ADI(每日允许摄入量)值。目前,赤藓糖醇在美国、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韩国、墨西哥等国已用于食品生产。
 
虽然起步晚,但在国内代糖领域,依托国内庞大的消费市场和消费水平的快速提升,赤藓糖醇从“默默无闻”到“当家花旦”也不过仅花费了两三年的时间。
 
从产业端看,目前,国内主要从事赤藓糖醇生产的企业包括三元生物、诸城东晓生物、保龄宝、淄博中舜生物等。
 
并且还有不少的生物化工企业开始开拓这一领域。比如华康股份8月25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年产3万吨高纯度结晶赤藓糖醇项目”已开工建设,计划于2022年5月底前全面试生产;丰原药业2019年宣布全资子公司拟新建年产30000吨赤藓糖醇项目;山东省公布的2021年127个重大储备类项目中,就有日照朴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年产10万吨赤藓糖醇的项目……

而之所以大家对赤藓糖醇趋之若鹜,主要得得益于2018年,元气森林依托以赤藓糖醇作为代糖的“0糖”气泡水快速出圈,并因此也吸引了众多饮料巨头纷纷加码“无糖”产品,其中采用的代糖大多就是赤藓糖醇。

随着无糖产品在市场快速走红,也带动了赤藓糖醇的快速增长。据沙利文研究的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赤藓糖醇的消费量呈现出明显的增长态势。2018年赤藓糖醇消费量增长率达到了89.7%,2019年的增长率达到100%,随着“健康中国2030”规划的稳步推进,以及全球范围内控糖、减糖意识的逐步普及和渗透,赤藓糖醇在未来的消费量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而天风证券也在研报中指出,假设未来赤藓糖醇代替5%的白糖市场,那么仅国内潜在需求空间有望达到80万吨。而目前国内2019年赤藓糖醇的产量仅4.62万吨,这也意味着市场应有20倍左右的增长空间。

赤藓糖醇疑似过敏“元凶”
 
12月23日,有消息称,有用户疑似因为喝了元气森林气泡水导致过敏,而其“元凶”疑似其中代糖成分——赤藓糖醇。

针对此事,元气森林客服对北京青年报记者称,产品均是经国家批准的原料,目前未收到因赤藓糖醇过敏的消费者反馈。
 

而据界面新闻不完全统计,在知乎上“有对元气森林过敏的吗?”这一问题下,有35条发表评论的网友表示,自己在饮用元气森林后出现不适。在微博上,自2019年起,至少有43个用户发布动态表示饮用元气森林后出现过敏。

食评方在微博上也发现有网友表示:“第三次喝元气森林又又全身荨麻疹,证明我的确对元气森林过敏,怎么会这样。?”而元气森林官方微博则对其评论称“应该是对赤藓糖醇过敏?”
 
而杭州一位消费者对食评方表示:“我真的一直在过敏,浑身起疹子,因为我尝新的食品和饮料都是加代糖(成分)的。”但该消费者透露,自己从未怀疑过是代糖引起的过敏反应,还曾为此到医院验过血……
 
虽然目前并未有直接证据表明上述消费者是由赤藓糖醇引发的过敏反应,但在Nature网站上一篇题为《赤藓糖醇与木糖醇的肠胃道耐受性研究》的论文中指出,健康的志愿者在摄入含有20克和35克赤藓糖醇饮品时,没有出现任何症状;但当摄入量达到50克时,志愿者出现了明显的腹部胀气和恶心症状。
 
国外也有研究表明,赤藓糖醇会导致个别人出现过敏反应。
 
此外,相比其他甜味剂,赤藓糖醇的甜度确实要低很多,只有蔗糖的60%-70%。换句话说,要想保证食品饮料产品的口感和风味,如果使用赤藓糖醇作为甜味来源,就需要添加更多的量才能实现。
 
目前,国际上已经出台的标准中,澳大利亚、新西兰要求,山梨糖醇、赤藓糖醇在食品中的含量≥25g/100g(25%)时,均需要标注“可能会致泻”。在中国,赤藓糖醇在食品工业中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时,必须严格遵守国家食品安全法规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要求,涉及食品添加剂赤藓糖醇的相关标准主要包括GB26404, GB2760和GB5009.279,都为强制性国家标准。但对于最大限量暂时没有明确。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对食评方表示,赤藓糖醇过敏很正常,因为大多数赤藓糖醇属于合成的代糖产品,凡是代糖肯定没有天然蔗糖那么健康、那么安全,这是必然的。我们也可以看到,虽然赤藓糖醇出现过敏情况的几率并不多,但现在既然出现了,就说明它在整体消费中的适应范围是有短板的,也是它致命的一个缺点。
 
代糖“战事”仍待升级
 
其实,在食品饮料行业,对于甜味来源一直在升级迭代。比如最初人工合成的高倍甜味剂,如甜蜜素、糖精(钠)、阿斯巴甜、安赛蜜、 三氯蔗糖等,再到现在的糖醇类,例如木糖醇、麦芽糖醇、赤藓糖醇等以及部分天然甜味剂,例如甜菊糖苷、罗汉果甜苷等。
 
其中,赤藓糖醇正是国内食品甜味剂迭代的代表。

据食评方了解,目前赤藓糖醇的生产方法主要有三种,即生物提取法、化学合成法和微生物发酵法。相较而言,微生物发酵法因其生产条件温和、产品质量稳定、食品安全性高而成为最为理想的赤藓糖醇生产方法。
 
不过,赤藓糖醇也有自己的弊端。一方面,可能会引起胃部不适感:赤藓糖醇因为比其他的糖会更容易吸收,不过服用之后也会增加腹泻,恶心、稀便等情况,所以服用的用量还是要注意下,一般来说在35克赤藓糖醇以下的用量是不会引起任何的胃肠道不适感的;另一方面,可能会引起消化问题:因为高剂量服用赤藓糖醇可能会引起消化问题的,当服用超过50克的时候,就会引起恶心,还有腹泻等笑话问题,建议用量控制在20克以下,这样也不会引起任何的副作用的;还有就是可能会引起过敏反应:赤藓糖醇的服用之后可能会有一些人会产生过敏反应,尤其是一些过敏体质的服用之后会更容易产生,所以还是要了解自己的身体情况来服用。
 
原本赤藓糖醇也是基于当前健康消费的大趋势而流行开来的,但上述弊端或许也为其未来发展增添阻碍。
 
而从属性上来说,甜菊糖苷、罗汉果甜苷等天然甜味剂要优于现在流行的糖醇类甜味剂,但其生产成本也更高,目前并未大范围的流行开来。
 
结合当前食品饮料市场现状来看,赤藓糖醇确实将代糖市场推向了一个新高度,但长远来看,这或许只是代糖市场的又一个开始……

 

评论
相关展会
中国(漯河)食品博览会
2023-05-16 漯河市-漯河市国际会展中心
2023中国国际大豆食品加工技术及设备展览会暨豆类和植物蛋白食品加工技术与设备展
2023-04-14 合肥市-合肥滨湖国际会展中心
2022第三届中国创新食品大会暨粤港澳大湾区食品博览会
2022-12-23 东莞-广东现代国际展览中心
第九届江苏健康生活博览会
2021-11-19 南京-南京国际展览中心
推荐图文
最近来访
联系我们
郑佳林
13186974300
zjl@hotofood.com
展会媒体合作/展位预定
张丽娜
17706531059
zln@hotofood.com
展会媒体合作/活动合作
沙汉林
18918114485
shl@hotofood.com
网络营销/电商运营